360用四根天线把路由器做成了爆款?经济学告诉你不被套路的关键

2023-04-04 23:22:59

2015年,360推出了新版路由器,在推出之时,360董事长周鸿祎说:

“我的新版路由器有两根天线,我下面会出一个路由器是四根天线。几根天线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用户感知到,而且符合他的常识。你和用户说一根天线就够了,不需要天线就够了,你觉得可能吗?”

“路由器的信号”与“天线数量”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但用户不这么想,在用户看来,天线数量越多,路由器信号越好。

《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中提到“在大数据成为流行词的当下,数据分析随处可见。然而,数据本身只不过是罗列在一起的数字。如何解读数据分析才是关键”。

360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数据用符合用户心理的方式去解读,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影响力。在这一款路由器之前,360推出过一款只有一根天线的路由器,不过销量惨淡,上市没几个月便停止销售了。而这款四根天线的路由器,却做成了销量百万的爆款。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众普遍认为:

“买了学区房,孩子才能考上好大学”

“定期体检,才能长寿”

“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这些解读看似正确,但其实早已被经济学的权威研究给推翻了。

大数据时代是进步的时代,因为人人都可以解读数据。

大数据时代是危险的时代,因为人人都能用有偏差的解读来实现别有用心的目的。

在这样的时代,如果不想被割韭菜,应该学会如何正确解读数据。


中室牧子和津川友介,这两位教授,在《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中为我们介绍了如何进行最简单最直接的因果推理,从而正确地解读数据。

《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把解读因果关系分为了五个步骤:


“原因”是什么:

原因指原因与结果中的“原因”:

广告与销售额中,广告是原因。

运动与瘦身之间,运动是原因。

努力与成功之间,努力是原因。

生活中,有些结果的原因很容易被发现,而有的,却不然。

电影《天下无贼》在一开始送审时,是不通过审查的。

冯小刚百思不得其解,他觉得自己讲的虽然是一个贼的故事,但是他讲的是一个好贼,是宣扬正义的故事,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过不了审?

后来王朔给他出了个主意:把故事结尾改成女贼怀了孩子,在庙里祈祷,愿孩子将来不再做贼。

最后,电影果然顺利过审。

冯小刚一直认为不过审的原因是贼这个故事本身,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贼这个故事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而王朔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故事结尾改成“就算是贼,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做贼”,从而消除了不良影响,让电影成功过审。

生活中充满了困惑,对于这些,我们执着地寻找一个原因。因为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只有有原因的事情,才有软肋。

强大的人相信万事皆有因,因为他们相信找到这个因便能实现想要的果。而悲观的人相信宿命,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找到真正的因,也不相信自己能通过因来改变果。

“结果”是什么

与找到原因相比,清楚自己想要的结果同样重要。

有时候我们未必清楚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或者是不清楚想要的结果的全部是什么。

史书上记载,武则天曾一度想立自己的侄子武承嗣为太子,宰相李昭德表示反对,他没有用“天理人伦”、“天下不宁”这些大道理来提出异议,而是用了一句:

“侄子日后当了天子,有把姑姑请进宗庙的可能性吗?”

就这样一句话,提醒了武则天,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子是否能真的实现她想要的结果。李昭德清楚地知道,武则天想要的是自己身后能享宗庙,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武则天打消了立武承嗣为太子的念头。

确认三个要点

是否纯属巧合

美国信息分析员泰勒.维根在他的著作《伪相关》中提到了很多“纯属巧合”的事例:

尼古拉斯凯奇一年参演的电影越多,泳池溺亡人数越多

美国小姐的年龄越高,同年因取暖设备而丧命的人也越多

商业街的总收入越高,则在美国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人数就越多

或许你会怀疑,这些巧合如此荒谬,真的会有人把他们作为因果来推理吗?

实际上,很多人相信这些纯属巧合的伪相关,并把他们作为做决策的关键信息。最知名的莫过于金融圈流行的“吉卜力的诅咒”:

只要日本的电视台播放宫崎骏导演的吉卜力工作室的电影,美国股市就会下跌。就连美国《华尔街时报》都曾报道过这条法则。

这本是纯属巧合的伪相关,但是会被有心人拿来刻意做文章,使其不再是纯粹的巧合,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噪音交易者”。

其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噪音交易者”,在判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时,一定要先想想是否是纯属巧合,是否是噪音交易者在刻意煽动

是否存在第三变量

《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中提到“激素替代疗法”的陷阱。

有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患心肌梗死的风险要低于男性。但女性绝经后,患心肌梗死的概率会增加至和男性同等的水平。因此,有假说推出:雌性激素降低了患病的风险。

于是,人们开始尝试通过“激素替代疗法”,为绝经后的女性补充雌性激素,试图降低女性患心肌梗死的风险。这项尝试的初期结果显示:持续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果然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更低了,不仅如此,接受了这项疗法的女性,其更年期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项尝试再一次被用在绝经后的女性身上,可是这一次的结果与第一次截然相反,尝试开始5年后,人们发现接受了此项疗法的女性的发病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这项实验也被紧急叫停了。

为什么前后两次的实验,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原来在第一次尝试中,接受激素疗法的女性主要是教育或者收入水平比较高的女性,而这些女性她们本身就很注重健康、饮食、运动等,因此她们患病的风险本来就低。

我们在判断因果关系的时候,很容易被这些混杂因素所迷惑。看似雌性激素水平导致患病几率低的原因,其实这只是个混杂因素,真正的原因是女性自身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

是否存在逆向因果关系

二战时,英国空军想要在飞机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增强装甲厚度。于是,专家对中弹飞机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飞机的机翼部分弹孔最多,所以决定要对机翼进行加厚。

当天有一个经历过实战的飞行员在场,面对专家得出的这个结论,他冷冷地抛下一句:“机头中弹的飞机是飞不回来的。

就像警察多的地方,罪犯也多一样,其实是颠倒了因果。因为罪犯多,所以需要更多警察维持治安,不警察多所以罪犯多。

本以为是原因的事件其实是结果,本以为是结果的事件其实是原因,这种状态被称为“逆向因果关系”。

制造反事实,调整到可比较的状态

“反事实”是指对过去未曾发生的事实所做的假设,比如“如果当年......,那么现在......”。我们将设想的与现实完全相反的情况称为“反事实”。

相信你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如果我大学毕业去了那家公司,我现在年薪百万了”

“如果当年嫁给了追我的富二代,我现在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就连法国哲学家布莱斯也曾说过这样的话:

“如果克莉帕特拉的鼻子再塌一点,世界史就会改写了”。

这些都是典型的反事实,生活中没有时光机,也不存在平行时空,很难制作真正的反事实。制作不出反事实,就很容易被无稽之谈蒙蔽

百岁老人在生日当天接受采访时说“我每天吃一颗洋葱”,那么观众就会以为吃洋葱能长寿。

高考状元的母亲在校友群里说“我的孩子从不熬夜,每天十点半准时睡觉”,那么其它家长就会觉得充足的睡眠觉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到“支配着大众的,永远是榜样,而不是论证。每个时期,无意识的群体都会模仿少数有个性的人。”

人们分享出来的永远是他想让别人看到的一面

你只看到了百岁老人每天吃洋葱,没有看到他本人是个老中医,从年轻的时候就很注重养生。

你只看到了高考状元准点睡觉,没有看到他一大早起床,全年无休。

要想证明一个原因是否真的能导致一个结果,需要用同一个案列来做对比,也就是要调整到可比较的状态。

几年前,流行一种说法,叫“毕业数年,我跟大学同学是如何拉开差距的”。

这里就有个比较,就是大学同学。为什么会跟大学同学比,而不是跟高中同学比,或者别的大学的毕业生比,因为在人们看来,同一个大学毕业的同学,是最有可比性的,既然能考入同一个大学,说明能力都差不多,也就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这就是所谓的“调整到可比较的状态”。

很多人会用大学同学作为可比较的反事实,想象对方是平行时空的另外一个自己,所以常会说“如果我毕业的时候也去了那家公司,肯定混的比我同学好”。

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虽然是同一所大学毕业,但是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而能力是决定事业发展的关键原因,而不是大学这个牌子,所以就算是当年去了那家公司,也未必混的更好。


不被错误的因果推理迷惑,也不用错误的推理欺骗自己

佛家讲因果,悲观的人讲宿命,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分不清因果,而是不愿意分清。因为把不好的果推给别的因,才能给自己找个借口。

“考试没考好,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因为考题超纲了”

“现在生活不如意,不是自己没有好好经营,而是整体经济下滑”。

如此种种,错误的因果推理,更像是一块遮羞布,我们知道不对,但又离不开它。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同样,真正的强者敢于直面真正的因果。

古斯塔夫・勒庞说,“在渴望理想的心灵里,科学是有所欠缺的,因为它不敢做出过于慷慨的承诺,因为它不能撒谎。

充满诱惑力的总是谬论,因为它们自带幻觉,但幻觉终会破灭,只有真相才能得以永恒。

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涉及人的世界,一个是不涉及人的世界。《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中的推理,在那个不涉及人的世界里,原因再多重,再复杂,最后也总是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而那个涉及人的世界,更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分辨真伪,不被错误的因果推理迷惑,也不用错误的推理欺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