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的收敛速度是多少(几十台路由器的ospf如何收敛)

2024-06-01 07:22:13

一、OSPF的收敛速度是多少


当时想着,能不能经过调整使得OSPF在毫秒级收敛,这样客户体验将会很好。看了如下贴子,我还是放弃这毫秒级的想法吧。。。 OSPF的收敛速度,CISCO给出过一个理论值,6S。 它假设的情况是当一台路由器的链路发生变化,这个更新的LSA会发送至其他路由器,其他路由器再次计算新的路由。它考虑LSA的泛洪和SPF计算使用了1S,另外又存在一个SPF计算延时,默认为5S,所以简单的得出了一个6S的结论。 在小马看来,OSPF的收敛其实绝对不能用一个数字去描述。收敛包括很多情况,除了某个链路变化之外还有可能是邻居的实效或建立,而且,不同的网络类型,时间值肯定也不一样,开不开BFD或者是否调节HelloDead时间都可能影响收敛时间。 引用一下一些测试结果,在20个节点100条路由的情况下,当SPF-schedule-delay为1S时,用Agillent的Router Tester得出的结果是2140.90ms,而SPF-Schedule-delay为10S的时候,结果是7108.40ms(注意,SPF-schedule-delay设置的10S意思是最大等待时间为10S);这个值仅具有参考性。 所以说,OSPF的收敛速度只能说是比较快,但是想得到具体的时间值那不太现实。 小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时间入手: 2,SPF算法方面,出于稳定考虑,OSPF在每次数据库发生变化后并未马上计算SPF,而是等待一个SPF-schedule-delay,这个时间值最小为5,最大为10S,可以调节为1S。 3,LSA的泛洪方面,LSA有一个传输延时,trans-delay,目的是为了减少链路上同时泛洪的LSA的数量,缩短这个时间可以让LSA的更新更快;


二、OSPF怎样减少收敛时间


在OSPF中划分区域。

OSPF中划分区域的目的就是在于控制链路状态信息LSA 泛洪的范围、减小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的大小、改善网络的可扩展性、达到快速地收敛。如果网络结构出现改变,OSPF协议的系统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新的报文,从而使新的拓扑情况很快扩散到整个网络;而且,OSPF采用周期较短的HELLO报文来维护邻居状态。



扩展资料

OSPF路由协议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具有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无路由环路、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汇总、层次区域划分等优点。

在网络中使用OSPF协议后,大部分路由将由OSPF协议自行计算和生成,无须网络管理员人工配置,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协议可以自动计算、更正路由,极大地方便了网络管理。但如果使用时不结合具体网络应用环境,不做好细致的规划,OSPF协议的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引发故障。



三、关于omnet的动态路由协议


你好:
OSPF的收敛方式,需要你知道OSPF数据包的结构。

OSPF数据包有5中类型:
1 hello数据包,建立邻接关系,里面有始发路由器ID,hello 时间间隔, dead时间间隔(在这个间隔内收不到hello数据包 邻接状态断开),认证,区域,网络前缀(ospf都是基于接口的),优先级(选择DR,BDR),DR,BDR,5个标记位;
2 LSDB 里面有3个标记位来确定是否同步成功(I M MS),这个说一下吧,I 表示是否是第一个LSA M 表示是否是最后一个LSA MS表示谁是主的;
3 LSR 请求LSA
4 LSU 更新LSA
5 LSACK 确认更新LSA
分析数据包以后就很简单的能理解了,收敛的方式:
首先一个完全收敛的OSPF区域,会定期发送hello数据包来协商邻接关系,广播10秒,非广播30秒,当网络中出现新的网络前缀出现,会刺激OSPF的触发更新机制,邻居收 到LSA以后发现,里面有的我没有,就会发送一个LSR来请求多的LSA,发起方就会给他一个LSU更新,他在会一个LSACK 确定我已经更新,然后网路就收敛了;
因为OSPF有5种类型的网络,她们发送数据包的方式不同,有的组播,有的单播,这个要注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