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件路由R6220助力(网件6220如何进路由器)

2024-07-13 00:42:58

同学们最有有木有发现,最近的路由器市场,貌似很热闹。从最初的极路由1、2和极路由3,到联想的newifi系列、360智能路由器、优酷路由宝,还有更能炒作的小米路由器。貌似现在那个IT厂家,没有智能路由器产品就不好意思跟大家打招呼。

路由器的智能化固然是一个趋势,但是在体验过这些产品之后,大家是否发现——我们貌似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路由器是干什么的?什么才是最适合你的路由器?

我想,智能路由器纵然有很多的插件,可玩性也非常的不错。但是,你真正能够用到的有多少插件呢?我想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无非需要稳定的信号、飞快的网速、迅雷离线下载、局域网文件共享以及无线影音播放这些功能。而要实现这些功能,是不是必须要智能路由器呢?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他们真的需要不断的尝试各种插件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真正需要的路由器的根本功能是什么呢?很简单——稳定、高速、信号好!当然还必须有必要的迅雷离线下载和无线媒体共享。

豆包儿他爹作为一个数码发烧友,正好最近倾尽所有,入手了帝都的137平米的house。对于新家的设想,我做了如下的规划:

  • 使用西部数据mycloud3T网络NAS作为家里的文件服务器

  • 各个智能电视和高清电视盒子能够访问NAS中的高清视频

户型图如下所示:

本来户型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是二手房,不知道前房东处于什么目的考虑。我的方正宽带小区看待入户居然不是常见的在门厅的位置,而是在背面的次卧!!!!!!

太奇葩了。现在装修的人工太贵了,为了省钱,我也不打算对有线网络动大手术了,路由器和NAS我姑且放在了背面的次卧。

看上去功能很简单,但是却对网络传输速度要求很严格。为什么呢?

  • 作为文件服务器,需要快速的网络传输速率(千兆有线,蓝色线)

  • 而蓝光和REMUX的高清视频播放,同样需要稳定高速的网络传输(千兆有线/无线组合)

这样的话,就需要一台具备千兆有线和无线传输,且能够稳定工作的路由器作为网络的中枢了。

由于卧室的电视使用率不是特别高,主要还是使用无线网络,但卧室预留了供笔记本使用的千兆有线端口。

而客厅的高清播放器和智能电视,使用率很高,且要播放蓝光高清视频,因此布置了千兆网线。

而位于工作区的电脑,对于频繁的NAS文件读取和写入,那是必须要考虑千兆网络的。

而客厅电视对面的投影仪,由于通过小米小盒子和高清播放器传输视频,虽然支持网络盒子功能,但一般的无线应该也够它用了。

下面,先看看本文的主角——网件R6220家庭无线路由器。

这货虽然售价仅有200多元,但是却完全符合了我的需求:

  • 网件一贯优良的做工和稳定的信号

  • 300Mbps 2.4G无线+867Mbps5G无线网络覆盖

  • 1x千兆WAN口

  • 4X千兆LAN口 (这个才是重点)

200多元价位的路由器,4+1的千兆口,估计也就只有它了。

【外观:“黑菜筐”无力吐槽】

先说外观吧!哎。。。。。。我实在是不想说什么。。。。。。这玩意儿是网件的“菜篮子工程“项目吗?

硕大的包装盒,里面一台黑色的无线路由器。黑色的工程塑料外壳无可厚非,但是那个尺寸。。。。。。同样是硕大。。。。。。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上表面终于是好看的镜面抛光处理了。但是。。。。。。这玩意儿不耐磨好不好?指纹收集器好不好?

也罢,反正要的是它的性能

后部的接口是我最喜欢的:

  • 独立的电源按钮

  • 独立的RESET键

  • 独立的WiFi硬件开关

  • 独立的WPS按键(尽管我从来不用)

  • 1Xusb2.0接口(我就不指望它分享移动硬盘做网盘了)

  • 下来就是我最爱的4+1千兆网口

硕大的外壳虽然看上去有点笨,但是却能够提供很好的散热效果。

再加上丧心病狂的侧边散热孔,我想这货的稳定性是值得期待的。

双天线设计,外形采用”船桨“的设计。

其实,网件的系列产品,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稳定性和信号质量了。

【WEB设置界面】

毕竟是老美的产品,在软件设置方面,和国内主流的智能路由器的设置界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同样提供了简易的“向导”。

WEB设置主界面:

和以往NETGEAR产品差不多,在首页提供了一揽子的状态和设定界面。

WAN拨号高级设置:

WiFi高级设置:

USB可外接U盘或者移动硬盘,提供文件分享功能。

对于没有NAS的同学,利用这个功能可搭建一个简易的NAS系统。

因为老夫我已经有NAS,这个功能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不过,外接U盘或者移动硬盘后,可以使用它的迅雷离线功能,也是极好的。

这个功能也不错,支持USB口的打印机,实现局域网打印功能。

可惜,偶的是爱普生的一体机,兼具扫描功能,就不尝试了。

访客模式这个功能不错。

由于家里的网络挂了NAS,有些隐私的东东就不想让客人看了。

有了GUEST模式,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

多媒体共享功能,同样,和文件服务器功能类似。NAS可以提供相同的功能。但是对于没有NAS的用户,这个功能就可以将你的网件R6220变成一个媒体服务器。

神马DLNA,AIRPLAY的,通通搞定。

蛋疼的无线中继,这个估计是我用过的最难用的无线中继功能,对于路由器的品牌和中继类型,要求限制很多。

希望网件能够在今后的产品中改良这个功能。

不过好在房子不是很大,R6220的信号也不错,一个路由器就搞定了。

要不然,我估计要蛋疼死了。

【网件精灵设置界面】

除了WEB的设置界面,网件同样提供了WINDOWS端的应用程序——网件精灵。

其实,就是将WEB页面的设置功能,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了。

对于不熟悉路由器设置的同学,这个软件就非常方便了。

它提供了和WEB页面几乎相同的设置功能。

但同时,相对WEB设置页面,多了一些新的功能,如:

  • 家长控制

  • Airprint网络打印

  • LOG记录等

界面也更友好一些!

【手机APP设置界面】

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不提供手机app的支持,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了。

网件R6220同样也提供了手机app的控制功能。

并且,你可以利用你的手机来访问网件R6220提供的文件和媒体共享内容。

同时,也支持外网随时随地访问。

说完了路由器,再回头来说说我的网络里面的其它设备:

西部数据mycloud 3T家庭网络NAS:

虽然不如惠普的GEN8那么牛逼,也不如群晖,但是作为简单的家用,也是极好的。

内置西数3T红盘,支持千兆LAN,带有USB接口(没有卵用)。

小米小盒子:

支持2.4G/5G无线网络

酷开A43智能电视:

由于是客厅的主力电视,这个我就用有线网络连接了。

高清播放器一台:

嘿嘿,这个要保密,自己攒的,不过可以告诉你,双千兆网络,也带英特尔7260无线网卡。不过,考虑到蓝光本地播放,还是用千兆LAN吧。

卧室里面嘛,嘿嘿,一台联想42A21智能电视,一台酷开A43。咱就不上图了。

工作用的PC机,说来惭愧,还是古董的技嘉P45,不过,配的是改过的至强E5430,现在用起来还是杠杠的。主板自带的千兆网卡也是很给力的。

投影仪——BENQ i700,自带阿里云系统的电视盒子功能

【路由器性能测试】

为了能够有个对比测试,本次测试的对比路由器为联想NBD推出的newifi Y1 mini,采用了MTK7621方案,也是300+867的无线方案。但是由于支配有了两个百兆的网口,因此,不得不忍痛割爱。

在这里,千兆LAN就不用对比测试了,速度是差不多的。

这要测试的是无线的信号。

选取的两个测试点:

一个是就在路由器的附近的A点。理论上来说,两者的信号应该都不错。

一个是隔着两道墙,距离大概为10米的客厅电视附近。

从测试的强度曲线可以看出:

网件的2.4G和5G信号,均要好于newifimini的5G信号。

千兆LAN速度测试:

这个是本次主要我最看重的功能,因为需要将mycloud的性能发挥出来。

测试的结果:

5G867Mpbs连接速率下,mycloud的读取/写入速度分别为:25/35MB/S。这样的速度,对于高清视频的访问问题不是太大,但是对于蓝光,还是需要更快的速度的。

接下来是千兆LAN访问mycloud的测试结果,基本上可以达到平均70-80 MB/S,峰值接近100 MB/S。这样的读写速度,基本上你可以将mycloud作为你的本地存储盘来使用了。

其实,理论上来说,千兆网的极限速率可以达到120 MB/S。这这里为什么只有70-80 MB/S呢?这其实是和mycloud的硬件性能有关的。毕竟mycloud是定位于家庭服务器的。如果换上白群晖和GEN8,相信速度会有所提升。

百兆宽带速度测试:

晚上高峰时间,速度可以达到64 Mbps,也是相当不错。

开了迅雷会员之后,这样的下载速度,是不是觉得很爽?

【总结】

在200多元的价位上,网件R6220提供了双频千兆无线+千兆有线的双千兆路由器方案,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具有4+1个千兆网口。对于我这种用户设备较多的使用环境,这种多LAN口,双千兆的无线路由器解决方案,无疑是最经济实惠的。R6220良好的信号覆盖能力,使得一个路由器就搞定了三室两厅住宅的有线和无线覆盖,而且能够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

一个字:爽!

但是,也不得不吐槽一下:

外观能不能再小巧一点?漂亮一点?更好的融入家庭环境?

蛋疼的无线中继设置,能否更加简洁一点,适用性更广一些?毕竟,小白用户还是占大多数的。复杂的房屋结构,有时候无线中继还是必要的。

不过,好在网件自家也推出了无线中继模块。用户也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