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篇文章的题目时,我想一定会有人思考:现在手机上网这么方便,又是免流又是无限流量的,谁还用路由器和 Wi-Fi 啊?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现在的手机上网确实很方便,但是使用流量都会有一个上限,然后就会被限速。
很多说不限速的套餐也只是没有量化上限,达到一定总量时最终都会被限速,还是有不自由的地方。
而且去年手机厂商炒火的 5G,何时能够普及还是个未知数。
就算 5G 普及了,我想路由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不会轻易被替代,甚至还有可能晋升成为一个重要的家电。

从技术角度说,移动网络正在从 4G 升级到 5G,Wi-Fi 也没有落后,也从 Wi-Fi 5 升级到了 Wi-Fi 6。
现在很多游戏玩家都在不断的换外设、升级配置、买加速器等,也该考虑换个路由器了。
双11、618拼手速拼秒杀,你总是抢不到,有没有想过其实是输在了路由器上?
明明光纤提了速,速度还是那么慢,有没有想过是路由器的问题?
相信我,你真的需要换一台高性能路由器,请你认真看下去。

阅前科普:什么是“兆”?
在本文中或在社会中会广泛引用“百兆光纤”、“千兆路由”、“万兆网口”等字样中,“兆”指的是 Mbps(兆比特每秒),Mbps 为传输速率单位,不是网速的 MB/s(兆每秒)。
Mbps 与 MB/s 的换算系数为 0.125,即:100 Mbps = 12.5 MB/s 。
所以百兆(100 Mbps )光纤的下载速度应该在 12.5 MB/s 左右,其他情况以此类推。(100 Mbps /8=12.5 MB/s)

购买建议
还是老样子,先说结论。
如果你想要升级自己的路由器,恭喜你将跨越出你网络生活中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还在使用单频且无线速率低于 1300 Mbps 的路由器,相信我,你应该换一个路由器了。
买路由器最需要关注的点不多,如果你想买一个家用的普通路由器,想用的久一点。
尽量选择WAN口和LAN口是千兆网口的,因为只有千兆网口能够支持一百兆以上的光纤。
尽量选择无线速率在 1300M(不是 MB 而是 Mbps 的缩写) 及以上的路由器,越高越好,通常无线速率会直接出现在商品的关键词中。
现阶段可以考虑入手支持 Wi-Fi 6 的路由器,此价位可以考虑华米TP迅捷水星(当然也可以考虑智博通)等品牌。

如果你想买一个性能路由器,上述条件都要满足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搭载博通、高通处理器的路由器(固件支持更多),尽量选择内存 512 MB 及以上的路由器,
高端路由器尽量不要选择小米华为等,尽量选择华硕或者网件,有条件的可以考虑 Wi-Fi 6,有需求的可以考虑万兆网口。
因为路由器需要常年开机工作多年,不建议购买小众品牌。
对了还有,如果你升级了带宽,注意检查你的光纤猫是否带得动,一般情况下都会配套升级。
以上仅为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我身边的案例分析
我一直都想写一篇关于路由器的扫盲文,但是一直没有提上日程。
直到前几天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把家里的光纤提了速,(从 100 Mbps 升级到 200 Mbps)但是用路由器测速发现速度并没有提升。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线材不对,于是我让他给我看看网线的水晶头,检查是否是八股线。
*如果你是一个极致的网络用户,建议购买超五类或六类网线。如果没那么极致,就保证水晶头里是八股线就可以了。
检查后发现网线水晶头里面是八股铜线,证明线材问题不大。(如果是四股线,理论上只能勉强跑满 100 Mbps)
于是我又开始怀疑他的路由器只是百兆路由,但是他又说他的路由器支持 450 Mbps,应该支持 200 Mbps 的光纤。
最后经过几番检查以后问题解决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我先卖个关子。

我当时就在想他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还不知情或者还没有解决呢?
于是就写了这篇路由器扫盲文,也许你现在真的不需要一台路由器,但是我不认为你以后也用不上。
咱们接着来分析一下上述的问题:
他对于他的路由器理解可能是这样的:我的光纤是 200 Mbps,我的路由器支持 450 Mbps,450 Mbps > 200 Mbps,故我的路由器支持 200 Mbps 光纤。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
但是他犯了一个典型的错误,也是大多数人在选购和使用路由器时,都会犯的错误。
那就是混淆了路由器的无线速率和输入速率(输入速率是我自己起的名字,意思是 WAN 口的速率)
以下全是硬干货,如有不理解建议多次阅读

那么什么是无线速率什么又是输入速率(WAN口速率)呢?
我们把因特网比作大海,我们家里需要网络就像需要水一样,我们需要用水管、水泵、水龙头等设备才能把大海里的水输送到家中。
水管就好比网线,水管越粗,单位时间内可流过的水流量就越大,所以八股线网线比四股线网线的速率更大。
但是咱们现在不提网线,就假设网线处在理想状态下,水泵的作用就是接收水,然后再通过水龙头将水分发出去。
如果水泵的入水口很小,那么在单位时间内流入水泵的水的总量就会很少,这样再分发给各个水龙头,每个水龙头就只会分到很少的水。
这个入水口就是路由器的 WAN 口,即数据的接入口。
* WAN 口就是路由器上连接光纤猫的那个网线接口,通常它是排在第一位或者颜色与其他插口不同的那个

那么不难理解,假设路由器的 WAN 口仅为 100 Mbps(百兆),那么它所输出的速率和就不会超过 100 Mbps。
再把水龙头比作路由器上的 LAN 口(数据输出口),假设入水口足够大,那么水龙头的出水口很小的话,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总量就会很少。
所以即便 WAN 口接入了 1000 Mbps (千兆)光纤,LAN 口仍是 100 Mbps 的 输出口,那么最终的输出的速率和仍然不会超过 100 Mbps。
所以说,在使用过程中,无论从网线还是 WAN 口、LAN 口,任何一处限制了速率上限都会影响最终的传输速率。

那么什么是无线速率呢?
刚才说的例子是有线传输的流程,无线速率就是脱离 LAN 口的一项参数。
我们把因特网比作大海,那我们的家也可以视为局域网,局域网中包含有线和无线局域网,其中有线传输就是有线局域网,无线传输就是无线局域网。
我们刚才比喻的水泵通过水龙头分发水,就是在说在有线局域网内传输数据,而无线速率指的就是无线局域网的速率,说白了,就是 Wi-Fi 的传输速率。
相信很多人在使用路由器时,LAN 口常年空着,基本上所有的设备都是连 Wi-Fi 使用。那么这个时候 Wi-Fi 的传输速率就很重要了。

既然说到无线传输就要去解释一下什么是双频?
双频指的是,路由器本身可以发射 2.4 GHz 和 5 GHz 两个频段,两者都是电磁波只是频率不同。*2.4 GHz(2.4GHz-2.5GHz的无线频率)、5 GHz 的频段(4.9 GHz-5.9 GHz的无线频率)
简单来说 Wi-Fi 也是一种电磁波,第一代无线传输标准是 802.11 诞生于 1997 年,也就是最早使用 2.4 GHz 频段的无线传输标准,因此有很多电子设备都采用了 2.4 GHz 作为数据传输频段,而且在 2.4 GHz 频段中就包括了蓝牙传输。
*蓝牙的频段为:2.4 - 2.485 GHz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 Wi-Fi 信道繁多的地方,蓝牙外设会受到很大的信号干扰。
也是近些年来,使用 2.4 GHz 的无线键鼠变多的原因,虽然和蓝牙一样同为 2.4 GHz,但是现在的 2.4 GHz 无线设备传输速率和频宽都比蓝牙大,且不需要适配器和驱动,更加的快速易用还抗干扰。
但是无线传输终究无法和有线传输对比,需要无延迟的操控,还是建议要买有线外设。

接着说双频中 2.4 GHz 和 5 GHz 的区别,我就不从波长、衍射这类技术方面来阐述两者的区别了。
简单来说就是,2.4 GHz 的信号覆盖范围广,但是受干扰项较多,传输速率不高。
5 GHz 传输速率高、受影响少,但是信号覆盖面积小、穿障能力较差。
所以双频路由器将两者结合,能够兼并两者各自的优点,是现在大多数中高端无线路由器所支持的。
但是两者结合并不是相加变成 7.4 GHz,而是根据你设备所处的位置环境和使用场景,无缝切换至某一个频段。
比如说你移动到了 Wi-Fi 信号的边缘,就会切换到 2.4 GHz,又假设你在房间内距离路由器位置很近的地方许久未动,就会切换到 5 GHz。
这样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享受到 2.4 GHz 的覆盖和 5 GHz 的速度,但是它们不能同时兼得,因为单一终端,同一时间,只能连接 2.4 GHz 或者 5 GHz 中的一个频段。
无线速率就是一个路由器所有无线传输频段的传输速率总和,也就是 Wi-Fi 在局域网内的传输速率。
假如你的路由器只有 2.4 GHz,一般这个路由器的无线速率不会超过 1000 Mbps。
如果你的路由器是双频的,一般这个路由器的无线速率会超过 1000 Mbps。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千兆 WAN 口的路由器,输入口的速率仅为 1000 Mbps,
那么路由器无线速率普遍都超过了 1000 Mbps,到底有什么用?

其实现阶段很多智能硬件,都会使用无线路由器作为网关,然后通过无线局域网相互连接,还有其他方面的应用就比如 iCloud 的隔空投送功能,或者是智能电视的投屏功能。
他们本身并不需要连接因特网,只需将数据通过无线局域网传递到另一个该无线局域网内的设备上,所以这些使用场景哪怕是完全脱机离线,也都会占用无线速率。
所以一台普通千兆网口的双频路由器的无线速率几乎都为 1300 Mbps 左右,是因为厂商很笃定你没有千兆光纤,所以 1300 Mbps 减去你的光纤接入速率,大约剩下 1000 Mbps 勉强足够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日常使用。
但是当你的接入设备变多时,哪怕是一个灯、一个开关、一个音箱等等都有可能不再够用,为了保证那些智能硬件它们不会长时间无响应离线,它们都会占据一定量的无线速率资源来维持连接,所以理论上讲,无线速率越大越好,接入速率越大越好。

我为什么买了台高性能路由器
我最开始选购性能路由器的原因,其实不是网卡、网慢或者带宽没跑满。
仅仅是因为我买了一台 HomePod。
当时在上大学,寝室的路由器就是买的淘宝爆款,450 M 的无线速率,也还算能用,信号也还可以,寝室里那么多人用着也没什么不好的感觉。
这一切,直到 HomePod 的到来被彻底打破了。
最开始的时候只要我在寝室里喊上一句 “Hey,Siri”。
全寝室 Ping 值爆炸,但并不是掉线,而是延迟剧增。
HomePod 也会说:“马上好、请等等、再等一下、似乎用时过长。”
于是我开始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因为 HomePod 不支持蓝牙连接,所以可以断定 HomePod 一定也是使用 Wi-Fi 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的。
再因为 HomePod 的定位是 HomeKit (苹果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中枢,所以我猜测 HomePod 的基础传输速率应该会比其他普通设备要多一些,并且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也会很高。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一个无线传输速率很低的局域网里,HomePod 就会产生“抢网”的现象,这个“抢网”并不是下载抢网,而是抢本地局域网的传输速率资源。
所以我在寝室里喊一声 “Hey,Siri”,HomePod 就会积极响应,瞬间把寝室路由器 450 M 的无线速率跑满,并且优先级完全高于其他设备,直接导致其他设备的数据传输被延后,进而产生了高延迟。

最后我开始控制寝室路由器的接入设备数,后来等我资金充裕的时候,就买了一个算是高性能的路由器,华硕的 RT AC-86U,是我过去一年中买了最不后悔的东西之一。
它让我发现,TP水星迅捷他们只是入门路由器厂商,某些手机厂的高端路由器也几乎全是智商税。
再后来我接触了到了路由器固件,开始自己刷固件,刷了梅林又刷了华硕官改,通过固件安装了一些能够学习国外知识的插件,还有单线多拨、内网穿透等一些进阶功能插件。
这台路由器改变了我的网络环境,也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
后来我见人就安利,逢人就推荐,只为改善大家的网络环境。

说到这里,我还是想说。
也许你现在的流量多得都用不完得用、也许你现在还在租房需要经常搬家、也许你现在的路由器完全够用。
但是我都觉得你应该知道这些,而且这些体验都离你不是很远。
可能有一天你不会再用电脑连热点、路由器也不会在你搬家时带来负担、降费提速的号召下你的路由器也开始变得不再够用。
也许你的智能音箱根本不是你的家庭中枢,一台路由器才是你智能家居的核心中枢。
没有路由器的性能支持,一切智能硬件也只能是陪衬,让智能变得更加智障。
我相信有一天你的家里会被各种智能设备覆盖,它们为你的生活带来各种奇妙的体验。
你还可能还会有高配的电脑和各种品牌的游戏机,有了家庭影院的你还会热衷收集各种超清的蓝光电影和无损音乐。
这一切离你并不遥远,从换一台路由器开始吧。
哦,对了,忘了说我那个朋友的网速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了。
嗯...就是买了个新路由器。
最后...你看到最后了吗?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