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网络的层次架构

2025-04-18 18:39:21

IDC网络的层次架构:

传统IDC网络和云资源池IDC网络有较大区别,但从逻辑拓扑而言,都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1、出口路由区

2、核心交换区

3、接入网络区

4、增值业务区

出口路由区

出口路由区的主要功能是作为IDC机房的出口,与国干网和城域网互联,完成外部网络和IDC内网的三层互通,通常由两台CR路由器组成。对于某些大型省份,在一个城市建设有多个IDC机房,若每个IDC机房都之间与国干网和城域网互联,则会比较浪费国干网和城域网设备的端口资源和线路资源,因此通常会再建设一个IDC路由骨干层网络。骨干层中的两台CR路由器直接与国干网和城域网互联,各机房IDC出口CR路由器则与骨干层出口路由器互联。

核心交换区

核心交换区配置IDC内网核心交换机,作为接入层与出口路由区的互联设备,起到汇聚流量的作用,同时IDC内部流量互通也可以通过核心交换机完成。在云计算业务兴起后,为扩大二层网络规模,同时提高内网效率,网络交换网络大都采用核心层加接入层的扁平化组网,不再设置汇聚层。为了实现高密接入,核心交换机通常采用数据中心级设备,具有高吞吐、大缓存等特点,同时通过IRF2网络虚拟化技术,将多台核心交换机虚拟成一台,既提高接入密度,又方便管理。

接入网络区

接入网络区下联物理服务器,上联核心交换机,主要部署千兆或万兆交换机。由于物理服务器数量多,且每台物理服务器均有多个端口,这就要求接入层交换机需要实现高密接入。当前,在IDC网络中,接入交换机通常以TOR方式在每个机柜部署两台,实现本机柜的服务器接入。接入交换机通常采用千兆下行(连接服务器),万兆上行(连接核心交换机)的连接方式,并通过IRF2技术进行虚拟化部署。

增值业务区

增值业务区部署与增值业务相关的设备,包括防火墙、IPS、负载均衡等设备。这些设备通常以旁挂核心交换机的方式进行设计,根据业务需求,在核心交换机上将流量引到增值业务区处理。

对于云主机等业务,由于规划使用私网IP网段,因此必须使用防火墙实现NAT转换,该防火墙设备通常也以旁挂方式部署在核心交换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