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货架上印着MadeinChina的货品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2025-04-18 18:47:04

超市货架上印着“Made in China”的货品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沃尔玛经理对着空荡荡的日用品区直摇头。西雅图某个社区超市甚至挂出告示牌:“每位顾客限购两件中国产保温杯”。这种荒诞场景让人恍惚间回到冷战时期的物资管制年代,只不过这次不是核弹威胁,而是白宫亲手引爆的贸易核弹。

看看华尔街那些西装革履的精英们就知道事情多糟糕。摩根大通分析师在CNBC直播中直接爆粗:“我们就像在看慢动作的火车事故!”高盛连夜修改的预测模型显示,如果贸易战持续三个月,美国零售价格指数将上涨12%——这相当于每个四口之家每年要多掏4000美元。明尼苏达州的家庭主妇艾米丽在推特上晒出购物小票:“三年前买的中国产搅拌机29.9美元,现在替代的越南货要49.9美元,质量还像坨狗屎。”

特朗普在推特上嘴硬说“股市总会反弹”,但现实比他想的残酷得多。那些连夜抛售科技股的基金经理心里清楚,苹果63%的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链,特斯拉上海工厂占全球产能的半壁江山。更讽刺的是,当美国海关开始扣押中国光伏组件,亚利桑那州的太阳能项目直接停摆两万多个蓝领岗位悬在空中。这哪是什么“让制造业回流”,分明是在给美国经济放血。

有人翻出2018年的旧账,当时白宫经济顾问信誓旦旦保证“关税战最多影响0.2%GDP”。现在美联储悄悄把全年增长预期从2.3%下调到1.1%,亚特兰大联储的实时预测模型更是闪烁起衰退预警的红灯。那些鼓吹“对华脱钩”的智库突然集体失声,毕竟他们办公室里摆着的华为路由器、身上穿的优衣库衬衫,此刻都成了最辛辣的讽刺。

不过这场闹剧最值得玩味的,是白宫与民间形成的荒诞割裂。政客们在国会山高谈“国家安全”,老百姓在超市抢购中国产抗过敏药。五角大楼说中国无人机威胁数据安全,消防员们却还在用大疆无人机执行山火救援。当亚马逊上中国卖家店铺集体亮起“暂停发货”的红标,那些骂着中国“偷走工作”的红脖子,反而成了最先开车跨州扫货的人。

数据不会说谎,但选择性使用数据就会制造幻觉。某些媒体反复强调中国对美出口下降,却绝口不提墨西哥、越南对美出口激增背后的中国产业链转移。波士顿港的起重机操作员汤姆说得实在:“现在卸的越南集装箱,里面零件全是中国造,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更魔幻的是美国对华半导体禁令实施后,韩国存储芯片价格三个月暴涨80%,最终买单的还不是戴尔、惠普这些美国公司?

这场贸易战打到今天,最受伤的从来不是隔空较劲的两个大国,而是被夹在中间的普通人。爱荷华州的豆农看着烂在地里的大豆,比看到北京天安门还刺眼;洛杉矶港的卡车司机发现运费涨了三倍,货量却少了一半;连迈阿密的中餐馆老板都犯愁——从四川花椒到广东生抽,所有调料价格都在坐火箭。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比任何经济模型都更能说明问题的本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