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辐射比4G强,危害更大?别再被误导了!!!#5g就不一样了# #运营商未来之盼# #中国6G布局#
如今,5G技术飞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5G通信用户已突破10亿户 ,5G基站超425万个,数量全球第一 。但随着5G网络的普及,一种说法甚嚣尘上:5G基站比4G多,5G辐射比4G更强,对人体危害更大。事实真是如此吗?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先来说说辐射的本质。辐射是一种能量传递方式,主要分为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像5G基站发射的属于电磁辐射,而我们常说的核辐射,比如α、β、γ射线等,则是电离辐射。二者有着本质区别,电离辐射能量高,能破坏原子结构,对人体危害极大,常出现在核电站、宇宙射线等特殊场景;而电磁辐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场,自然界的电闪雷鸣、太阳黑子活动,以及日常的无线电台、家用电器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5G网速快,辐射就更强?这是个常见误解。网络提速并非靠增强基站信号发射功率,而是扩容传输带宽,好比拓宽高速公路。从2G到5G,基站辐射其实越来越小,以中国移动为例,4G时代大型基站功率40瓦,小型20瓦,5G技术下,微基站功率仅10瓦,微微基站更是低至250毫瓦 ,经过波束赋型,5G基站分配到天线输出口的功率仅4瓦 。并且,5G和4G基站发射频率都需符合“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的国家标准,实际工程施工中,运营商考虑信号叠加,会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内 ,远低于电吹风(100微瓦/平方厘米)、电磁炉(580微瓦/平方厘米)、无线路由器(1米范围内超60微瓦/平方厘米)等家用电器 。
还有人觉得5G基站多,辐射就大。实则不然,基站辐射覆盖面积广,与人体距离超10米,影响较小;手机虽发射功率小,却常与人体零距离接触。当信号不好时,手机为维持通讯会不断提高发射功率,辐射反而增大。5G基站分布密集,就像地暖均匀散热,手机能轻松获取信号,信号越好,手机发射功率越低,用户实际受到的电磁辐射越小 。
从5G信号频率看,其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厘米波,和2G、3G、4G差别不大;另一种是毫米波,在我国目前还未部署 。不管是哪种,频率都比可见光小,能量比可见光还低,对人体基本无害。
我国对电磁辐射管控严格,通信基站建设前,必须由专业第三方进行环保测评,并通过环保部门备案审查 。只要是通过国家认证的基站,都符合相关电磁辐射标准,大家无需担忧。
所以,“5G比4G辐射更强,对人体危害大”完全是谣言。5G技术给我们带来了高速便捷的网络体验,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必为莫须有的辐射担忧。让我们理性看待5G,期待它为生活带来更多惊喜与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