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讲述华为如何用量化的标准保证质量和研发。
给供应商提供测试的量化标准,目前看到的就是公司目前的只有华为有,是做新材料的,跟华为体系算是二三级的供方,有些合作,连直播间想表达一点感想。
我是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唯一股东,做过中兴的、做过联想的,很简单的材料,做到华为的时候发现难度特别的大。比如路由器,做路由器的简单的天线材料,很多公司的天线材料都有在做,也在做。中兴的、华为的、联想的、TP link的、普联的都在做。
当时只有一家公司提个要求,要求穿墙,比如多少毫米,比如500或者550毫米厚的墙,穿墙之后信号率达到多少,只有华为一家公司能提供,也就是给供应商提供测试的量化标准。
目前看到的就是公司目前的只有华为有,联想提供是这样的,九环能把信号增强一些,某粗粮,他说要求在客厅的Wifi隔三个卧室能收到信号,就这样量化。而华为是什么?华为是要求隔一个墙550毫米,两个墙之后中间空节半米,500毫米之后信号强度达到4格以上。
所以只有华为公司能把供应商的标准量化到技术参数内。如果做过供应链的企业应该都理解的,其实按照数据做很多供应商都能搞定的,都做的到的,都可以去研发,去想办法做的到的。
但是怕什么?有些客人过来之后说,比如做b端的工厂就会受到这种压迫、牵扯,要求信号要更好,功能要更强,但是没有量化给你,剩下的你来办。
到底是终端研发还是供应链研发?如果供应链研发,供应链能不能享受到终端的研发之后的利益分配?享受不到,供应链拿什么钱来研发?所以这个就是国内供应链很大的问题。
做了华为之后就感受到这东西,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下,华为给供应商在华为利润非常好的时候是给供应商是有发奖金的,比如二级也好,一级也好,特别是一级供应商配合了做了很多研发做的东西,华为是给供应商除了货款之外还要再发一些奖金给大家的,就是因为研发配合我们。
反句话来说,国内的其他厂商能不能做到这样?能不能学一学华为?我知道的深圳很多企业包括TCL、联想都在学华为,包括中兴也在学华为,你们学可以,但是能不能学全了?学了华为对供应商的苛刻要求,但是能不能学学华为研发对供应商研发的支持?能不能学学华为的财务对供应商财务的支持?
华为给您从您这采购的价格在同类比价格是属于一般还是比较高,还是很高。给华为的价格是行业内算是比较高的,但是给华为的产品是只供华为,绝不供第二家,绝不供第二家,然后回款收取要求的,这不是华为要求的。
因为也想学华为,想尊重知识产权,也想在直播间号召一下所有人,尊重知识产权。既然别人研发的,一定要尊重别人研发企业,前期投入是非常非常大的,让他赚点钱。大佬,你们的回款周期快吗?就跟华为供货非常快。
感谢您上来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