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路由东向西,到福建中路被错开。
西段宁波路与台湾路相接,从福建中路西侧起至六合路止。#上海头条#
图1,从福建中路至浙江中路段,也都已在拆迁中。
图2,宁波路450号,原南京东路街道“长者照护之家”,现因拆迁老人们都已搬离。
图3,宁波路456弄翠祥坊。
图4,浙江路宁波路口。
图5,宁波路542弄渭水坊。
图6,宁波路586号原新光大戏院旧址。
新光大戏院建成于1930年,由英籍华人陈伯藻出资,哈沙德洋行设计。外立面的装饰图案精致典雅,内设有1260个座位,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见证。
1931年,鼎鼎有名的影星胡蝶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就是在这里首席公映,一上映就轰动了全国,由此拉开了中国有声电影时代的帷幕;
1936年3月,喜剧大师卓别林抵沪,在梅兰芳、胡蝶的陪同下,特意来到新光大戏院观看了马连良的演出;
1944年12月,张爱玲亲自操刀改编的舞台剧《倾城之恋》,在新光大戏院公演,连演80场,场场爆满,把新光大戏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解放后新光大戏院长期以演出沪剧为主;后又几经易名,从“新光剧场”到“红卫剧场”又到“新光影剧场”再到“新光观摩厅”,直到1994年经改建竣工后,正式更名新光影艺苑。
图7,宁波路588号即贵州路160号原中国大饭店。
这幢大楼建于1930年,与新光大戏院隔街相对,建国前为中国大饭店,是当时社会名流云集之地。
而之所以取名“中国大饭店”,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的上海,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饭店都是由外国人建造的,而这幢大楼的建造者是一对在上海经商的宁波兄弟,建成后他们特意为饭店取名“中国大饭店”,以表明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开设的饭店。
建国后,这幢楼由铁道部作为招待所使用,现在大门口的招牌是“膳园食府”,但是大门紧闭看起来也是人去楼空的样子,不知是不是也会拆?或者是修缮?还未可知。
图8,宁波路广西中路口。
这一片街区二条平行的马路之间距离都比较近,所以很多楼房都是以街角为圆心,呈扇形的形式沿街铺展开去,直接排到了下一个街口。
图片上便是宁波路广西中路口的慈安里爱民弄。
图9,慈安里街面宁波路595号曾是 “虎标永安堂大药房”旧址。
虎标永安堂由华侨胡文虎创办,上海最早代理虎标永安堂产品的是会乐里(现西藏中路来福士那一片)内的华侨兴发公司,民国16年在四川北路老靶子路(现武进路)口设立了“虎标永安堂大药坊” ,抗战爆发后,四川北路的“永安堂虎标大药坊” 被毁只得另寻他处,于是便迁至了宁波路595号,更名为 “虎标永安堂大药房”,直到 1952年, “虎标永安堂大药房”歇业。
图10,宁波路贵州路口。
图11,宁波路620弄永平安里。
图12,宁波路云南北路口。
过了云南路一直到六合路,整个路南侧是市百一店的后方,宁波路至六合路止。
【宁波路下:福建中路-六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