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不及华为,但其高管却能开办众多零部件子公司。
中兴与华为之间的差距确实在不断拉大。中兴和华为作为通信行业的两大巨头,在业务布局与管理模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 中兴与华为的业务对比
• 市场份额:华为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占据28.7%的份额,远高于中兴的10.5%。在5G基站建设方面,华为的中标数量与份额同样显著高于中兴。
• 研发投入:华为的研发投入力度远超中兴。2021年,华为的研发费用达1426.66亿元,占比22.4%,而中兴的研发费用为188.04亿元,占比16.42%。
• 专利数量:华为在5G专利族数量上拥有绝对优势,有效专利族占比14%,远超中兴的8.3%。
2. 中兴高管参与零部件子公司的情况
中兴的高管团队确实参与了众多零部件子公司的运营与管理。例如:
• 中兴微电子:中兴通讯的子公司,专注于芯片设计与研发。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曾担任中兴微电子董事长。
• 中兴国际投资:由中兴高管持股的公司,涉及多个领域的投资。
• 中兴维先通:中兴通讯的第一大股东,由中兴高管和创业元老持股。
3. 华为高管的管理模式
华为的管理模式相对更为集中和规范化。例如,华为的二级公司管理架构调整频繁,但更多是通过专业管理团队来运营,而非高管直接参与。例如,田兴普在半年内接管了4家华为二级公司,但这些调整更多是为了整合研发资源。
4. 原因分析
• 中兴的多元化布局:中兴的业务布局较为多元化,涉及通信设备、芯片设计、能源等多个领域。这种多元化布局使得中兴的高管需要参与更多子公司的管理和运营。
• 华为的集中管理:华为更注重集中管理和资源整合,通过专业团队来运营子公司,而非高管直接参与。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 市场环境差异:中兴在面对市场挑战时,可能需要通过多元化布局来分散风险,而华为则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更注重核心业务的深耕。
5. 总结
中兴和华为在业务布局和管理模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兴的高管参与众多零部件子公司的运营,更多是基于其多元化布局和市场环境的需要;而华为则通过专业团队和集中管理来提升效率。这种差异反映了两家公司在战略选择和管理模式上的不同路径。#热议华为技术# #共同热议华为吧# #华为的天花板# #谈论华为的话题# #共话华为热点# #华为居然上了-# #一起谈谈华为# #华为了不得# #谈华为热点# #一同来探讨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