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长安合资成立新的汽车公司,本质就是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独立出来

2025-04-20 01:22:06

华为和长安合资成立新的汽车公司,本质就是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独立出来,而且是明确了华为不造车。

看起来是重庆国资委与长安40%,华为60%,但已经明确说了还会开放引入更多投资者,将来甚至可以上市。

往后看,华为BU智能汽车公司只要发展顺利,华为的60%的股份注定会被稀释到50%以下甚至更低。

华为绝对还是最大的单一股东,但不是绝对控股了,它的客户、技术供应商等等都可以参股。

华为把之前研究的智能驾驶系统、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等资产注入新公司,以后包括问界在内的汽车,都必然只能从新公司获得新技术,不会再直接跟华为合作了。

这是必然的,因为不可能把华为智能汽车BU的研发部门再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华为给塞力斯问界服务,一部分分给长安合资公司。

可能刚开始会有人想这样操作,或者这样分开实践一段时间,但最后结果必然是只能全部注入合资公司。

分兵作战是兵家大忌,集中兵力才能歼灭敌人,任正非熟读毛选,不会干违反这种战略性原则的事情。

智能汽车太重要了,所以才必须集中力量在一个公司,在战略上才有成功的可能。所以这个合资公司的本质就是华为剥离智能汽车BU,它不再是华为的核心战略业务,华为的核心战略业务必须集中到通讯设备和高端芯片上来。

我之前我在头条上发过华为集团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徐直军与华为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成东战略分歧,已经把这个道理讲的很清楚,造车绝对是偏离华为战略核心主线的,本来是发出来供大家讨论战略问题的,华为企业战略是做产业链最核心部分,主导整个产业链,不可能一头扎进产业链下游,被别人主导上游,自己为上游核心企业打工,华为战略是不会轻易变来变去的。

没想到最近一周就出来重庆国资委和长安收购华为BU业务股份消息,印证了我的分析。

如此看来,华为在集中战略攻关芯片相关方面还是决心意志十分坚决的。

我以前甚至说过,连造智能手机都不应该属于华为核心业务。

很多人不赞成,说什么不造手机华为芯片就会缺乏应用场景之类的,这些低层次的思考不值得反驳。

事实正好相反,只有华为不造车,它的智能驾驶技术才会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不然大厂都不敢跟它合作;同理,华为如果不造手机,它的5G技术和芯片今天只会做的更好,应用场景更多。

如果这次合资公司的道路走的比较好,做的非常成功,不排除将来华为手机部门也采取这种方法从华为剥离出来。

再进一步,整个消费电子领域根本不是华为的核心战略方向,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机顶盒、智慧屏、路由器等等都可以也应该逐步剥离,然后都弄上股市。

华为应该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供应商,最顶级的那种,要吊打高通谷歌英特尔英伟达才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它就不应该生产任何直接卖给消费者的电子产品,不要花时间去研究复杂多变的消费者需求,它的客户画像就是一群严肃的高科技企业级大佬,不是时尚男女消费者,这才是它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