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微评: 华为数字底座正逐步成型,全面生态链式产品打造国产化基石】
2020 年 3 月 27 日,华为举行了 2020 开发者大会,华为云与计算 BG 总裁侯金龙对外宣布了鲲鹏芯片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外合作情况。为加强开发者社区建设,华为推出面向开发者的激励方案“沃土计划 2.0”,并将在今年投入 2 亿美元。同时,各类云相关应用取得有效进展。这说明,华为正通过鲲鹏生态打造了自底层芯片至上层应用的全面国产化生态,将有望在国产化大潮中建立优势地位,重塑我国 IT 系统“数字底座”。
首先,在服务器方面,2019 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鲲鹏芯片再次成为焦点,多场主题演讲及专题演讲均围绕鲲鹏展开。鲲鹏包括服务器和 PC 机芯片,鲲鹏 920 是业界首颗 64核的数据中心处理器,性能比业界主流处理器高 25%、内存带宽高 60%;同时把 CPU、桥片、网络和磁盘控制器“4 合 1”,是业界集成度最高的数据中心处理器。鲲鹏芯片按照“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节奏发展,从 2007 年走到现在已历时 12 年,鲲鹏 920已发展至第三代芯片。
华为鲲鹏整机攻城略地 。从 2019 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公布全新计算战略,宣布打造鲲鹏计算产业生态至今,短短半年时间,华为已经在包括北上广等在内的国内各大主流省市实现鲲鹏生态的落地。未来华为将与当地政府、企业以及整机合作伙伴一起通力打造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共同为各行各业提供基于鲲鹏处理器的领先 IT 基础设施及行业应用。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我们有信心鲲鹏将重塑国内计算产业生态。
自研软件,高效对接用户需求。为降低企业级用户业务实现门槛,并加快华为在 AI 领域的布局,鲲鹏芯片同样对华为已有的自研软件 openEuler 和 GaussDB 进行了对应的定向适配与改造工作。
其次,在PC方面,鲲鹏台式机主板问世,迈出进军 PC 市场关键一步。2019 年 9 月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正式推出了基于鲲鹏 920 的台式机主板。根据华为官网相关披露,鲲鹏台式机主板基于鲲鹏
920 处理器开发,面向办公应用,兼容业界主流内存、硬盘、网卡等硬件,支持 Linux 桌面操作系统,提供机箱、散热、供电等参考设计指南,具有高性能、接口丰富、高可靠性、易用性等特点。鲲鹏台式机主板目前仅针对企业用户销售,由合作伙伴拓展整机市场。
最后,在移动端方面,多代迭代,臻至完美。麒麟芯片由华为海思自主研制,已经历了超过 12 代产品迭代。麒麟芯片的前身是 2012 年推出的华为手机芯片 K3V2。经过两年的技术完善,第一款正式的麒麟芯片产品麒麟 910 于 2014 年初推出。麒麟 910 是全球首款 4 核手机处理器,搭载了Mali-450MP4 的 GPU。其后,麒麟芯片针对高端应用和低端应用手机产品分别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大幅提高了各方面性能。至麒麟 970,AI 技术成为麒麟芯片标配,并持续迭代至今。麒麟芯片的最新产品是麒麟 990,其首款 7nm EUV 工艺打造的芯片,进一步强化了 AI功能。
NPU 自主化,打造独立自主麒麟芯。麒麟芯片的 AI 功能最早从寒武纪获得技术支持,通过IP 核授权的方式,麒麟 970 和麒麟 980 分别搭载了采用寒武纪 1A 和寒武纪 1H 两款架构设计的 NPU。自麒麟 810 芯片起,麒麟芯片开始搭载基于自研达芬奇架构的 NPU。最新的麒麟 990 搭载了 NPU 大核+NPU 微核架构设计,其正是昇腾架构的分支版本 Ascend Lite 和Ascend Tiny。华为在麒麟 810、麒麟 990 两款芯片的转变充分说明了华为已打通手机 AI 芯片的底层技术,同时华为的昇腾架构也将逐步由服务器等云侧高性能计算场景逐步向端侧终端设备拓展。
你认为华为可以完全摆脱美国的“断供”的影响么?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