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电视只是个摆设,你认同吗?
电视:客厅里的"电子镇纸"与未来的AI管家
我家电视最近学会了新技能——当WiFi信号放大器。每次路过客厅,都能看见它黑着脸,默默帮手机们接力网速。遥控器在茶几上积灰,而全家的眼睛都盯着各自的手机,像在进行一场"谁先抬头谁输"的默契比赛。
这台75寸的庞然大物,如今活成了智能家居的"摆设担当"。语音助手被用来查天气,AI摄像头负责监控猫主子的拆家现场,连开机广告都成了全家最准时的起床闹钟。但真正想看个节目?那可真是场大型生存挑战:开机广告30秒,系统更新10分钟,找到想看的内容时,孩子已经把动画片投屏到天花板了。
年轻人对电视的态度,就像对待相亲对象——留着过年,但绝不走心。我表弟买了台8K电视,结果成了Switch的专属显示器;闺蜜家的电视更绝,直接沦为植物角的背景板,绿萝顺着支架爬成了"赛博森林"。最讽刺的是,广告商比我们更爱电视:2024年开机广告收入破百亿,合着我们花大价钱请回家的,是个自带流量的"客厅主播"。
不过,电视正在偷偷进化。上周去朋友家,发现他的电视能当家庭AI管家:监控老人跌倒、控制全屋灯光,甚至能把猫主子的睡姿做成动态屏保。说不定哪天,这台"摆设"会突然开口:"主人,今天想看《新闻联播》还是《动物森友会》?"
说到底,电视就像婚姻里的七年之痒——平时嫌弃,关键时刻却不可或缺。过年时全家抢红包的热闹、朋友聚会看球赛的欢呼、孩子第一次在大屏看到恐龙的尖叫,这些瞬间提醒我们:有些体验,终究无法被6寸屏幕取代。或许未来的电视会变成"客厅贾维斯",但至少现在,它还是那个默默吃灰、偶尔发光的"电子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