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受约束,不如推翻重来,华为欲重构互联网架构,美国猝不及防
华为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公司。华为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三次了,而今,还有人不死心,还试图对华为进行限制约束。岂不知这样只能成就华为。我们来看一下,华为历史上的三次在多方限制下,成功成为全球领先的例子。
第一、华为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超过思科
这里说的路由器交换机,通指城控路由、以及电信级交换机。在互联网底层架构属于思科的时代,思科的网络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年营收超过微软。利润相当于现在苹果公司的利润,要知道,思科的产品,跟苹果公司的产品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是面向B端,一个是面向C端,面向B端很难有这么高的利润,但是思科做到了。然而,华为当时只能在企业级路由器当中站稳脚步。
等到了2004年,华为才开始向运营商级的网络架构前进,然而由于互联网主干网络的分发交换技术,都在思科手里掌握,技术的限制,让华为不得不另辟道路。华为在当时以年度营收的近30%来投入研发,抓住了思科大体量下,无法很快转型到4G无线网络的漏洞。从无线网络路由交换系统入手,在2009-2010年成为了全球第二的无线网络通信企业。
无线通信份额提升,华为并没有放弃核心路由器,而是相互弥补,在无线通信上的技术,开始延伸到了核心路由器上,到了2017-2018年,华为的核心路由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思科,这个时候的华为,已经不再是那个在年营收3亿美元就受到思科阻挠的小公司了,华为的营收和研发费用均全面超过思科。
第二、5G通信的阻挠,反而成就了华为
这点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诺基亚、爱立信、三星等都是互联网无线网络架构的巨头,规则由他们制定,在2G、3G时代完全跟着他们的技术脚步。到了4G时代才勉强能跟其技术持平。但是这其中的压力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研发最快、成本最低的路已经被这几家公司占据。同样的,仅仅想要自己研发4G技术,而不是购买别人的技术,都很难了,何况说,还要自己超过研发5G?
当别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华为做到了,华为研发出了自己的5G核心基站,但是这个时候美国又跳出来了。谁都知道5G的重要性,然而5G基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仅仅是核心架构属于自研技术是不够的了,还需要成千上万的零件芯片,然而这些芯片不可能全部自己研发,如果一旦被禁止使用这些美国芯片,那么华为之前的努力可能前功尽弃。
第三、5G手机芯片的领先
这样的环境下,芯片“去美化”成为了华为自2018年以来的公司核心主题,首先是5G能够自主研发,并且成为了全球合同量最高的5G供应商。然后是5G芯片,麒麟990的5G芯片,已经成为全球的旗舰芯片,发布甚至要提前于同级的高通骁龙865。
我们都知道,当前的互联网是1969年在美国发起的,互联网的核心架构是TCP/IP,你现在所有的在网上的数据,大多数都是通过TCP对数据进行分段成数据包,然后通过IP寻址把网络信息传给整个互联网的每个角落。然而这种底层架构方式还是上个世纪的架构方式。到了21世纪之后,IP地址开始不够用了,所以在2010年之后,开始逐步使用IPV6,然后IPV6只是增加了网络地址,并没有根本上解决互联网架构落后的问题。
华为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底层架构概念:NEM IP,不同于现有的IP寻址方式,而是采用全动态的网络寻址,主要为了满足扩充物联网的联网基础,不再受到互联网地址量的限制。要知道5G环境下万物互联将成为现实,哪怕是IPV6也是有限的,也有地址被用完的那天。那么华为提出的这种新的动态寻址概念,已经向国际联盟提交标准。这种标准一旦达成,华为将成为新的互联网架构标准制定者之一,目前尚属于技术研究阶段,只是把标准先提交,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用上,我们只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