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为这个品牌,我从非常认可,到觉得和我无关,到最后觉得越来越不认可了。
我是IT行业从业人员,在华为做消费者业务之前,我就知道这个品牌,并且在客户环境中也大量使用过华为的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设备。从本世纪初开始,对华为的数据通信业务和企业级产品的技术实力是认可的。
2016年,华为出了Mate8,外观漂亮,质感突出,我就买了一台(此前我从iPhone1用到iPhone5),这台手机大概用了3年的样子。这台手机的屏幕是个极大的缺点,我每晚都睡前躺床上看手机,于是就把眼睛看坏了,此后看各种屏幕(电视、电脑)都很容易流泪,现在快10年了,眼睛再也回不去了。不过还好,我觉得整体来看,这款手机还是瑕不掩瑜的(建立在国产替代的必要性和当时低廉售价的基础上)。
后来的Mate9、Mate10、Mate20,走的都是这个路线,能用国产替代就用国产替代,从2024年的眼光往前看,这个路线对极了。特别服华为身上的这种志气,屏幕卡我脖子,我自己搞(和供应商一起搞),射频卡脖子,我自己搞,SOC卡脖子我自己搞,操作系统卡脖子我自己搞,甚至被汽车媒体卡脖子,也自己搞,一个大大的“牛”字送给华为,就这样,明明是一家企业,硬是做成了思科+高通+微软+苹果+特斯拉的集合体,我是是真服气,也是真解气。
但是华为产品的价格也是一路走高,高到比国外竞品还要高。不是说国外的月亮圆,也不是说不能比国外产品卖的贵,只是万事要有个原因,要有个算法。你解决卡脖子问题,和你自己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关系,和国家信息安全通信安全有关系。要是往大里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国人都有关系,那我可以叫好,我可以呐喊,但是你要我拿出真金白银去买,这价格就和我有关系了。
高端商品一般都是有溢价的,这个溢价有几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品牌,二是来源于独门技术,三是来源于高性能部件。那么就华为手机来说,品牌溢价是正常的,卫星短信和卫星电话因为是独门技术,溢价也正常,但是高性能溢价就是不合理的,不但不合理,要能少收点才是合理的。
我们拿Mate系列来说,机身结构、玻璃(是玻璃不是屏幕)、通信、电池及充电,这几个是比竞品做的好的,其他全面弱于竞品,比如屏幕、CPU、摄像头,这些还都是大件,占据成本一多半的部件都比竞品弱,这种情况下,还卖高于竞品的价格,实在是有点过了。还是那句话,你研发成本高,制造成本高,都是理解的,但是你必须企业自己消化掉,或者问国家要补贴,都是合理且正当的,唯独不能向消费者伸手要。
华为自己没有标榜过爱国,任老爷子也说过,爱国和买华为是两码事,但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买华为就等于爱国,买其他就等于不爱国,这泼天的富贵,实实在在的落在了华为的头上,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华为不能推,也推不掉,反过来还得把这件事情办好才行,但是现在,没办好!
按中国老百姓的收入来说,别说Mate系列,你别说Nova系列,虽然比Mate便宜多了,但是还是贵啊,活力版咱就不说了,把麒麟9000卖到3000+,麒麟8000卖到2000+估计还差不多。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对一个民族来讲,一个基础牢固、影响深远的大众品牌也同样是很重要的,现在没有荣耀了,把Nova的高价形象去掉,做成一个国民品牌也很好。
除了价格贵,舆论靠水军的问题也很严重,敢在网络上说一丁点对华为不好的,马上就有人来骂你。抹黑竞品无底线,说某果手机都是夜场工作者才用的,这些行为和言论之低劣,之扭曲,让人看了都觉得身为国人而丢脸,咱们做个更伟大的企业不好吗?咱们带头把国内相关行业的氛围搞起来不好吗?你骂我一句,我骂回去两句,然后冤冤相报,然后满地鸡毛,温良恭俭让是一点都没有了。
2000年之前的华为,在手机上不停地做着突破,国内售价比国外售价低,带头把国外竞品价格打下去,那才真的是伟大的企业。而现在,突破小小的,牛逼吹的大大的,和友商、竞品一起,把一台高端手机卖到7000+、1W+,当然,华为是个企业,是要赚钱的,没有责任让大家买到更便宜的手机,这么做没错,那么就不要享受爱国的红利,被动享受到了,把他吐出来,也能减少一些骂名。同样的国产之光--比亚迪,凭借仰望U8一款车,直接让奔驰大G不敢再加价了,这样的仰望,这样的比亚迪,会有人说贵吗?
多学学国家电网,把居民电价弄到全世界最低,才是真牛逼。#华为##大5G时代#
#你认可买华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