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刚把新到的华为AR路由器插上电,屏幕就蹦出一行红字:AI检测到员工A在午休时段上传了3.2G加密文件。

全办公室瞬间安静,连打印机都停了咔哒声。
我盯着那行字,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以后连“摸鱼”都得先过算法这一关。
事情很简单。
公司上周升级了网络,说是为了“保护数据安全”,其实大家都懂,就是防我们。
新系统能认出每一台连进来的设备,连会议室那台老投影仪都不放过。
更狠的是,它现在会算“离职风险”——谁下班准点走、谁网页停留超过十分钟,后台直接给HR发小报告。
域智盾5.0的演示视频里,一个工位图标闪了闪,旁边弹出82%的预测值,两周后那人真辞职了,老板当场鼓掌,说省了一笔赔偿。
最离谱的是,系统把日志存两年,还得我们签字同意。
职工代表大会走个过场,表格传下来,不签就调岗。
财务妹子小声问我:以后去厕所刷个淘宝,是不是也算“异常流量”?
我没敢回答,因为路由器日志里已经记下她手机MAC,只是还没对上名字。
昨天午休,运维小哥偷偷拔掉摄像头PoE电源,想给大伙儿五分钟“盲区”。
结果屏幕立刻报警:交换机端口功耗下降0.8瓦,疑似人为断电。
他被罚了200,全公司通报。
那一刻我才明白,所谓“智能办公”,就是把人钉在数字标本框里,连呼吸幅度都能折算成绩效。
新技术再花哨,也改不了老道理:监控只能防住想留下的人,真想走的人,你就算给他装脑机接口,也拦不住那颗已经飞出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