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如何访问上层路由器(上级路由器访问下级路由器)

2023-01-08 02:49:11

一、PC如何访问上层路由器

好吧,你这样肯定访问不了,网段问题
四台设备,可以登录管理的MODEN,总路由,A路由,B路由,

先说网段的问题,moden网段在192.168.1,总路由下的网段是192.168.3,A和B路由的网段是192.168.1,
1.你从B路由登录192.168.1.1属于B路由的内部访问,数据包连B路由都出不去,只能登录B路由
2.B路由登录A路由,数据包要先到总路由,再到A路由,这样就是通过A路由的WAN口进入的,你需要开启A路由的“远端web管理(WAN口登录)”,作为B路由的客户端,你应该输入B路由的WAN口ip才能登录

设置方法,如果路由器全部用路由方式
1. moden,总路由,A和B路由应当在不同的网段
2. MODEN网段改为192.168.2.1,否则你B路由的客户端访问192.168.1.1属于内网访问,数据包
不会出去B路由的,只会登录B路由。
在一个,我用的MODEN是没有管理功能的,不能登录,可能你的MODEN有路由功能
3. A路由和B路由是同级路由,应当都开启“远端web管理(WAN口登录)”,也就是说你是
B路由的客户端登录A路由,数据包应当是先递交到总路由,再通过A路由的WAN口登录的,
所以你要开启A路由的WAN口登录功能,并且在B路由下要输入A路由的WAN口ip,才能登录A
路由,A路由的客户端登录B路由同理

二、上级路由器访问下级路由器

不是很明白你的问题,请参考这个,也许有用:


单位是一个大的局域网,IP跟MAC绑定。其中192.168.1.20可以不受限制上网,192.168.1.30受限。192.168.1.20这个固定IP地址还通过路由器下接电脑,电脑IP地址为192.168.0.100,属于不同网段。现在想在192.168.0.100上安装CCPROXY,提供代理给192.168.1.30使用。

设置方法:

必须将电脑A在路由器里设成DMZ:192.168.0.100
这样,电脑A就能与电脑B互通了。电脑的A的地址就是 192.168.1.20
就可以在 电脑A上安装CCPROXY了。电脑B的代理将是 192.168.1.20,808


电脑A的IP地址要固定,用静态IP。如果是动态,就得在路由器里用MAC地址
固定它的IP地址。另要设成DMZ,这也要求固定IP的。



三、路由器下的电脑怎么访问上层主机

巧妙的将路由器进行设置,组成实用的家庭双击网络,实现两台机子的互相访问。即笔记本通过无线上网,台式机则通过无线路由器的交换端口上网。将笔记本的IP设置为192.168.0.2,网关设置为路由的地址192.168.0.1;台式机的IP设置为192.168.0.3,网关为192.168.0.1.两台机子也在一个工作组,但为什么在网上邻居里都互相看不到另一台机子呢?怎样才能使这两台机子完整的互相访问呢?  一、必要设置检查  要判断故障的成因,在进行其它检查前,先进行以下的检查。  如果还是使用Windows98等老操作系统,可做以下检查,依次打开“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网络”。然后选择“添加”按钮,在“服务”一列中选择“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然后在“网上邻居”图标中选择“属性”,在打开的“网络”对话框中选择“标识”选项。在“工作组”输入框确保两台电脑处于同一个工作组内(工作组名一样),“计算机名”不同。在登陆方式中都选择为“Windows登陆”,这样两者才能在网上邻居中互相看到,共享数据。  当然,只要硬件配置不是很低,现在很多用户都开始普遍使用WindowsXP等主流操作系统。在这类系统中,如果两机共享上网都正常,就是在网上邻居上面都互相看不到另一台机子。可先做以下检查:  首先,需确定两台计算机的计算机名称是否被设成一样的了,一些家庭用户在安装操作系统时常会忽略这点。要更改计算机名,可打开“我的电脑”属性,单击“计算机名”选项卡,然后单击“更改”。在“计算机名”框中,键入不同的计算机名称,如A1、A2,在“工作组”中为两台电脑输入相同的名称,如168,在然后单击“确定”。  此外,如果没有登录到网络,可单击“开始”,然后单击“注销”。单击或键入用户名,如果出现提示,则键入密码,确保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到网络。  如果仅是想共享对方机的文件,在设置文件共享后,可打开“网上邻居”,选择“整个网络”,选择“MICROSOFT Windows Network”,打开后可见工作组名称。再打开工作组名称,就可见到已设置共享的文件夹或磁盘。或直接单击“开始→运行”,键入:\\computer(计算机名)\share(共享文件夹的共享名称)\,也可直接打开共享文件夹。  二、基本设置要点  如果经过以上设置,还不能直接网上邻居上面都互相看不到另一台电脑的名称,那么就需要通过“网络安装向导”来解决。网络安装向导提供了相应的软件,可以将基于WindowsXP的计算机设置为可在小型家庭网络上使用。该向导除了用于设置Internet连接共享,还可设置计算机名称、计算机描述和工作组名称,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打开“网上邻居”,再双击打开“网络安装向导”,“下一步”。在“要使用共享连接吗”中选择“不,让我选择另一种方法连接到Internet”。在“选择连接方法”界面中选择“此计算机通过居民区的网关或其它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下一步”。在“给这台计算机提供描述和名称”中,为计算机取一个易记的“计算机名”,如A1,并确保两台电脑的计算机名不同,而“计算机描述”可以随便填写,再点“下一步”。  在“命名您的网络”界面中,为局域网中的电脑取一个相同的工作组名,如都命名为168,然后点击“下一步”。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界面中,选择“启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Windows防火墙将配置为允许网络上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启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将使得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访问“共享的文档”文件夹,每个人都可以访问“共享的打印机”,“下一步”,向导将为这台电脑配置网络共享。  最后在快完成了界面中,在“创建网络安装磁盘”等选项中,选择“完成该向导,我不需要在其它计算机上运行该向导”,最后点击“完成”即可。  另一台计算机的设置方法同上法,同样进行一次即可,只不过在设置“计算机名”时要设置为和A1不同的名称,如A2.重新启动电脑后,等待数秒钟后在“网上邻居”中两台计算机的名称就将直接现出原身。  打开“网上邻居”的一台计算机名,该计算机的“共享文档(含共享视频、共享图像、共享音乐)”便直接显示出来。如果将文件或文件夹移动或复制到“共享文档”中,则在您的局域网络上和计算机上拥有用户帐户的任何人都能访问它。  而要在网络上共享驱动器或文件夹(不能以来宾身份登录),可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然后定位到要共享的驱动器或文件夹。右键单击该驱动器或文件夹,然后单击“共享和安全”。如果共享的是驱动器,请在“共享”选项卡上,单击“如果您知道风险,但还要共享驱动器的根目录,请单击此处”。  三、其它经典问题  经过以上设置,在通过无线路由器上网的家庭局域网中,在网上邻居里两台电脑便能互相看到另一台电脑,并能实现各种共享。如果还是不能互相看到对方,或不能实现文件共享,可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防火墙,可用ping命令Ping其他主机的IP地址,检查与其他计算机的连接是否正常。其次,Win2000/XP/2003系统安装之后会缺省建立两个用户账户,即Administrator(系统管理员)和Guest(来宾账户),以来宾身份登录,则不能创建共享文件夹等等。其三,添加NetBEUI协议能很好解决不能互访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防火墙的问题。  可检查一下TCP/IP上的NetBIOS是否被启用。方法是,打开“网上邻居”“属性”,双击打开“常规”选项卡中的“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右下角“高级”按钮,进入“高级TCP/IP设置”对话框,选择“WINS”选项卡,选中“NetBIOS设置”下的“启用TCP/IP上的NetBIOS”选项(如果局域网使用DHCP服务,则应选择“默认”)。  而如果装有Windows2000/XP/2003的机器虽然可以从“网上邻居”中发现装有Windows98的机器,但却无法访问,这是因为Windows98未启用“允许其他用户访问我的文件”而造成的,启用该选项即可。  在默认情况下,WindowsXP要求所有用户在通过网络访问计算机时都使用“Guest”账户。这种做法旨在防止Internet上的黑客使用没有设置口令的本地管理员账户登录和访问系统。如果你的XP默认情况下没开启Guest账户,请启用Guest账户。我们可以从“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中找到“Guest”账户,并用鼠标右击打开“Guest属性”对话框,去除这里的“账户已停用”复选框上的对钩标记。  当你开启了Guest账户却还是根本不能访问时,请检查设置是否为拒绝Guest从网络访问计算机,要解除对Guest账号的限制,可点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gpedit.msc”,打开组策略编辑器,依次选择“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利指派”,双击“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策略,删除里面的“Guest”账号。这样其他计算机就能够用Guest账号通过网络访问使用WindowsXP系统的计算机了。  此外,可同样在组策略编辑器,选择“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双击打开“网络访问:本地账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策略,将默认设置“仅来宾-本地用户以来宾身份验证”,改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