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WiFi标准前几代发展的时间太长,让很多朋友对路由器的认知变得有些固化它无

2025-04-19 03:04:12

因为WiFi标准前几代发展的时间太长,让很多朋友对路由器的认知变得有些固化:它无非就是家中网线节点的一个替代品而已,可以省流量,可以不用考虑布线的问题。但是,殊不知路由器随着周边设备的成长,其本身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

最早路由器就是买来通电直接吃灰的待遇,除了家中WiFi不通时有点存在感之外,你都能忘了它放在哪里。但现在大户型的房子多了,动辄100多平米的大平层,200多平米的跃层、洋房,甚至还有更大的别墅司空见惯,遍布家中的智能物联网设备、笔记本、平板电脑个个都需要联网。同时,接入带宽也变了,动辄上数十、上百兆的光纤接入,500Mbps甚至Gbps的接入速度已经实现,数据吞吐量的水涨船高,对路由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射频能力(包括覆盖)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要去看路由器所标称的无线空口接入速度,它能提供这么高的连接速度,但并不代表它可以搞定这么多的处理要求——我们家用车的速度表底都是200公里/小时+,但有多少车能跑到呢?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选择一款好的路由器呢?今天@亲民的高科技 带大家一块儿了解下。

路由器的性能其实有很多因素影响,总的来说包括了:

1.物理连接的最大速率;

2.CPU的运算力,可以用DMIPS数作简单比较;

3.最大用户连接数及在该情景下的吞吐量;

4.同时并发能力,如对高流量的MU-MIMO的最大用户数及小流量的OFDMA的最大用户数;

5.专用网络加速器的性能,以硬加速方案为佳;

6.硬件抗干扰能力;

7.系统的各种算法,如调度及抗干扰等;

8.路由器的根本,系统稳定性。

所有好的电子产品都是软硬件的结合,路由器也是。一台好的路由器,除了在各项主芯片硬件指标特性好(如上边8个要点)以外,还需要系统厂商在设计上做好充分的余量设计。如PCB的设计,功率放大器,内存大小等各种器件的规格及余量的选型,针对干扰的设计,如屏蔽罩和滤波器选型,以及天线的选型会影响实际覆盖范围。

针对软件方面,包括是否有好的系统算法对用户实用的各种功能。这些方方面面都涉及到设备厂商的研发和投入。另外,产品的兼容性也会影响实际的用户体验。例如Qualcomm在推出路由解决方案之前,都会进行大量的兼容性及稳定性测试,确保品质。

最后,并不是说路由器“贵就是好”。我之前也看过不少路由器产品的拆解,不仅是同价位的产品做工设计用料有区别,甚至还有高价产品比低价产品内在不堪的情况。所以大家再选择路由器的时候,请根据自己的需要,多看看路由器的功能介绍以及相关评价去选择,不要一昧盲目地去追求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