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1岁的雷军决定创立小米科技,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当时的手机市场,苹果和三星占据高端,国产手机多在中低端混战,市场竞争激烈。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发布会现场,雷军站在台上,面对台下众多期待的目光,激情澎湃地介绍着小米首款手机小米M1 :“我们有顶级的硬件配置,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却只卖1999元 !”这一极具性价比的定价,瞬间点燃全场。
发布会后,小米M1开启线上预售。雷军和团队成员守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34小时内,30万台手机被抢购一空,远超计划两个多月的供货量。这一成绩,是iPhone4全球首日销量的一半,创造了中国手机销售史上的奇迹。
然而,巨大的成功背后也藏着隐忧。订单如潮水般涌来,供应链却出了问题。零部件供应不足,生产进度滞后,导致发货延迟,用户投诉和质疑声不断。
雷军心急如焚,他亲自带队,频繁往返于各大供应商之间,一家一家地沟通协调。为了争取更多的零部件供应,他常常在供应商的会议室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耐心地阐述小米的发展前景,恳请他们加大支持。在那些日子里,雷军每天都忙到凌晨,睡三四个小时就又要爬起来继续工作。
终于,在雷军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供应链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手机顺利发货,小米渡过了创业初期的难关。
这次经历让雷军深刻认识到,创业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要有好的产品和创意,更要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撑着雷军和小米团队在后续的发展中,不断突破自我,逐渐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